欢迎访问西宁拉弯厂!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
服务热线
13109769139
当前位置:主页 > 资讯中心 > 行业动态 >

广汽:铝型材拉弯仿真建模研究

文章出处:管理员 人气:发表时间:2021-09-29 15:00


拉弯成形过程复杂,影响拉弯成形性的因素较多,包括铝型材的截面及结构形式、材料性能参数、拉弯工艺形式及设备成形参数等,以往主要采用经验及试制的方法确定铝型材合理的拉弯成形方案,但是成本高、周期长。随着有限元CAE分析技术的发展,可以快速的预测拉弯过程出现的缺陷,并分析各成形参数对成形结果的影响,帮助设计者制定合理的成形方案,达到缩短开发周期及节约开发成本的目的。


周贤宾等利用PamStamp软件开展型材2D拉弯数值模拟建模技术研究,准确模拟了型材拉弯的运动过程,避免了计算拉弯夹持端运动轨迹的复杂过程,为拉弯CAE分析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解决方法。但是拉弯建模过程仍较为繁琐,需要耗费较长时间。因此如何进行快速建模,减少建模过程中的失误,制定标准流程是拉弯成形所需解决的问题。


一、拉弯成形工艺方案


2-1.png


图1所示为某车型的前防撞梁,零件长1150mm,截面为“日”字形,截面宽113mm,高40mm,宽高比约3:1,材料为6082T6,初始料长1160mm,通过拉伸试验,测得材料参数如表1所示,应力应变曲线如图2所示。

2-2.png

拉弯成形主要由预拉深、弯曲和补拉深3个阶段组成,预拉深是在拉弯前对型材进行拉深,其作用是使材料产生塑性应变,减少后期的回弹量。弯曲是两侧夹头拉住型材,并绕凸模运动的过程,补拉深的作用是使型材产生塑性应变,降低型材的回弹值。


二、拉弯与其他弯曲成形的区别


型材拉弯属于型材弯曲成形的一种,属于金属塑性成形范,但拉弯成形与绕弯、滚弯等成形方式仍具有区别。

(1)拉弯过程中型材的轴向受拉力,弯曲内侧仍然处于拉伸变形状态,不同于滚弯或绕弯,其内侧不起皱。

(2)拉弯时型材上、下层均处于受拉状态,而弯曲时外层受拉伸,内层受压缩,因此拉弯后的零件回弹更小。

(3)与其他弯曲工艺相比,拉弯是变曲率的零件成形,不需要分成多段弯曲半径进行拟合,可以直接成形所需的曲率,更好地控制零件精度。

(4)由于拉弯内侧也是伸长,与模具零件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与其他弯曲成形方式不一样,由此对截面畸变的影响也不一样,其他弯曲方式在中间位置不同,最大截面畸变位置在两侧。


三、型材拉弯建模分析


1、型材拉弯建模


2-3.png

建立型材拉弯有限元模型,如图3所示,凸模与型材进行接触,夹钳与型材刚性连接,通过滑块提供拉力,同时滑块在筒体中进行直线运动,而筒体绕固定的轴进行旋转,建立拉弯运动模拟的有限元模型。运动模拟的有限元模型不需要根据不同的凸模曲率,重新计算夹钳运动轨迹。当成形的型材需要回弹补偿或曲率变化时,只需要调整运动参数即可,提高建模效率。

2-4.png

图4所示为模具零件运动模型,已知型材的弯曲角度θ及旋转坐标位置即可确定凸模的运动高度H,并计算凸模的运动速度V。

2、滑块超弹性体定义


因为滑块需要在筒体中做直线运动,筒体在模型中是刚性体,滑块需要与型材一样定义为Surafceblank的属性,为防止滑块因受力产生大的变形,需要将滑块的弹性模量设置更大,同时将滑块与筒体的摩擦系数设置为0.01,保证滑块在筒体中可以顺利滑动。

3、型材壁厚处理

2-5.png

图1所示的前防撞梁型材有不同的壁厚,上下2个面的壁厚为3.0mm,中间3个竖直面的壁厚为2.5mm。进行有限元分析时,如果将不同厚度的侧壁等效成一个厚度进行分析,会影响分析精度,如在计算截面畸变时,不同料厚截面畸变大小不一样。因此在分析时需要对不同厚度的侧壁赋予不同的料厚值,如图5所示。

4、型材拉伸力的施加

2-6.png

建立一个压力加载面,以提供型材拉伸时所需要的拉伸力,其施压面如图6所示,拉伸力根据型材的屈服强度和型材截面大小确定。

试验测得的6082T6铝型材的应力应变曲线见图2所示,材料的屈服强度δ0=147MPa,型材的初始截面积A=994mm2,因此使型材得到屈服变形的拉伸力为T0=A×δ0=146kN。

5、预拉深与补拉深变形量确定


2-7.png

预拉深与补拉深是通过夹钳的运动确定,因此通过描述夹钳的运动可以确定预拉深量与补拉深量,一般预拉深量限定在0.5%左右,使拉应力略超过屈服强度即可,根据型材初始长度,设定型材拉深长度为6mm,即左右夹钳分别拉深3mm。图7所示为左右夹钳运动曲线,补拉深量的控制一般要求保证补拉深时不会将型材拉裂。在满足拉弯成形的条件下,型材拉深量对应的应力保持在最低水平,以免造成截面畸变过大。

6、有限元模型


采用ESIPamStamp2012软件进行拉弯仿真模拟,管材采用BT单元,单元大小为6mm,由于材料厚度较厚,积分点设置为7,材料屈服模型采用Hill48厚向异性材料模型,r值取0.7。模拟中接触处理采用罚函数法,材料与凸模摩擦系数为0.12,应力应变曲线为试验获得(见图2)。拉弯仿真模拟利用混合算法求解,其中采用动态显式算法分析拉弯成形过程,采用静态隐式算法分析拉弯回弹过程。


分析结果及验证


1、分析结果比较


2-8.png

为了对比不同拉伸力对型材拉深的影响,采用3组不同的拉伸力T1,即T1=0.5T0=73kN,T1=0.7T0=102kN,T1=0.9T0=131kN,其CAE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,对比不同拉伸力对零件回弹、顶面凹陷、型材内外侧拉伸长度的影响。

2、拉伸力对回弹的影响

2-9.png

从图8可以看出,随拉伸力的增加,型材的回弹值越大,这是由于拉伸力越大,卸载之后产生的变形抗力也越大,则回弹也越大。但由于预拉深的作用,回弹大小差别并不大,对于拉弯,预拉深可以有效控制型材产生弯曲。

3、拉伸力对顶面凹陷的影响


2-10.png

从图9可以看出,拉伸力对型材顶面凹陷的影响,拉伸力为0.5T0和0.9T0时,其顶面凹陷都较0.7T0大,需要采用合适的拉伸力控制顶面凹陷。

4、拉伸试验


2-11.png

对铝合金前防撞梁拉弯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,如图10所示,根据CAE分析结果,采用100kN拉伸力以减小零件型面畸变及控制回弹。同时通过现场对零件进行精度测量,对比实际拉伸测量结果与CAE分析结果,如表3所示,内外侧伸长量较合适。零件顶面最大凹陷1.5mm,左右两侧回弹量1.3mm,与CAE分析结果相符合。


此文关键字:广汽,铝型材,拉弯,仿真,建模,研究,拉弯,成形,
行业动态

广汽:铝型材拉弯仿真建模研究


拉弯成形过程复杂,影响拉弯成形性的因素较多,包括铝型材的截面及结构形式、材料性能参数、拉弯工艺形式及设备成形参数等,以往主要采用经验及试制的方法确定铝型材合理的拉弯成形方案,但是成本高、周期长。随着有限元CAE分析技术的发展,可以快速的预测拉弯过程出现的缺陷,并分析各成形参数对成形结果的影响,帮助设计者制定合理的成形方案,达到缩短开发周期及节约开发成本的目的。


周贤宾等利用PamStamp软件开展型材2D拉弯数值模拟建模技术研究,准确模拟了型材拉弯的运动过程,避免了计算拉弯夹持端运动轨迹的复杂过程,为拉弯CAE分析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解决方法。但是拉弯建模过程仍较为繁琐,需要耗费较长时间。因此如何进行快速建模,减少建模过程中的失误,制定标准流程是拉弯成形所需解决的问题。


一、拉弯成形工艺方案


2-1.png


图1所示为某车型的前防撞梁,零件长1150mm,截面为“日”字形,截面宽113mm,高40mm,宽高比约3:1,材料为6082T6,初始料长1160mm,通过拉伸试验,测得材料参数如表1所示,应力应变曲线如图2所示。

2-2.png

拉弯成形主要由预拉深、弯曲和补拉深3个阶段组成,预拉深是在拉弯前对型材进行拉深,其作用是使材料产生塑性应变,减少后期的回弹量。弯曲是两侧夹头拉住型材,并绕凸模运动的过程,补拉深的作用是使型材产生塑性应变,降低型材的回弹值。


二、拉弯与其他弯曲成形的区别


型材拉弯属于型材弯曲成形的一种,属于金属塑性成形范,但拉弯成形与绕弯、滚弯等成形方式仍具有区别。

(1)拉弯过程中型材的轴向受拉力,弯曲内侧仍然处于拉伸变形状态,不同于滚弯或绕弯,其内侧不起皱。

(2)拉弯时型材上、下层均处于受拉状态,而弯曲时外层受拉伸,内层受压缩,因此拉弯后的零件回弹更小。

(3)与其他弯曲工艺相比,拉弯是变曲率的零件成形,不需要分成多段弯曲半径进行拟合,可以直接成形所需的曲率,更好地控制零件精度。

(4)由于拉弯内侧也是伸长,与模具零件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与其他弯曲成形方式不一样,由此对截面畸变的影响也不一样,其他弯曲方式在中间位置不同,最大截面畸变位置在两侧。


三、型材拉弯建模分析


1、型材拉弯建模


2-3.png

建立型材拉弯有限元模型,如图3所示,凸模与型材进行接触,夹钳与型材刚性连接,通过滑块提供拉力,同时滑块在筒体中进行直线运动,而筒体绕固定的轴进行旋转,建立拉弯运动模拟的有限元模型。运动模拟的有限元模型不需要根据不同的凸模曲率,重新计算夹钳运动轨迹。当成形的型材需要回弹补偿或曲率变化时,只需要调整运动参数即可,提高建模效率。

2-4.png

图4所示为模具零件运动模型,已知型材的弯曲角度θ及旋转坐标位置即可确定凸模的运动高度H,并计算凸模的运动速度V。

2、滑块超弹性体定义


因为滑块需要在筒体中做直线运动,筒体在模型中是刚性体,滑块需要与型材一样定义为Surafceblank的属性,为防止滑块因受力产生大的变形,需要将滑块的弹性模量设置更大,同时将滑块与筒体的摩擦系数设置为0.01,保证滑块在筒体中可以顺利滑动。

3、型材壁厚处理

2-5.png

图1所示的前防撞梁型材有不同的壁厚,上下2个面的壁厚为3.0mm,中间3个竖直面的壁厚为2.5mm。进行有限元分析时,如果将不同厚度的侧壁等效成一个厚度进行分析,会影响分析精度,如在计算截面畸变时,不同料厚截面畸变大小不一样。因此在分析时需要对不同厚度的侧壁赋予不同的料厚值,如图5所示。

4、型材拉伸力的施加

2-6.png

建立一个压力加载面,以提供型材拉伸时所需要的拉伸力,其施压面如图6所示,拉伸力根据型材的屈服强度和型材截面大小确定。

试验测得的6082T6铝型材的应力应变曲线见图2所示,材料的屈服强度δ0=147MPa,型材的初始截面积A=994mm2,因此使型材得到屈服变形的拉伸力为T0=A×δ0=146kN。

5、预拉深与补拉深变形量确定


2-7.png

预拉深与补拉深是通过夹钳的运动确定,因此通过描述夹钳的运动可以确定预拉深量与补拉深量,一般预拉深量限定在0.5%左右,使拉应力略超过屈服强度即可,根据型材初始长度,设定型材拉深长度为6mm,即左右夹钳分别拉深3mm。图7所示为左右夹钳运动曲线,补拉深量的控制一般要求保证补拉深时不会将型材拉裂。在满足拉弯成形的条件下,型材拉深量对应的应力保持在最低水平,以免造成截面畸变过大。

6、有限元模型


采用ESIPamStamp2012软件进行拉弯仿真模拟,管材采用BT单元,单元大小为6mm,由于材料厚度较厚,积分点设置为7,材料屈服模型采用Hill48厚向异性材料模型,r值取0.7。模拟中接触处理采用罚函数法,材料与凸模摩擦系数为0.12,应力应变曲线为试验获得(见图2)。拉弯仿真模拟利用混合算法求解,其中采用动态显式算法分析拉弯成形过程,采用静态隐式算法分析拉弯回弹过程。


分析结果及验证


1、分析结果比较


2-8.png

为了对比不同拉伸力对型材拉深的影响,采用3组不同的拉伸力T1,即T1=0.5T0=73kN,T1=0.7T0=102kN,T1=0.9T0=131kN,其CAE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,对比不同拉伸力对零件回弹、顶面凹陷、型材内外侧拉伸长度的影响。

2、拉伸力对回弹的影响

2-9.png

从图8可以看出,随拉伸力的增加,型材的回弹值越大,这是由于拉伸力越大,卸载之后产生的变形抗力也越大,则回弹也越大。但由于预拉深的作用,回弹大小差别并不大,对于拉弯,预拉深可以有效控制型材产生弯曲。

3、拉伸力对顶面凹陷的影响


2-10.png

从图9可以看出,拉伸力对型材顶面凹陷的影响,拉伸力为0.5T0和0.9T0时,其顶面凹陷都较0.7T0大,需要采用合适的拉伸力控制顶面凹陷。

4、拉伸试验


2-11.png

对铝合金前防撞梁拉弯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,如图10所示,根据CAE分析结果,采用100kN拉伸力以减小零件型面畸变及控制回弹。同时通过现场对零件进行精度测量,对比实际拉伸测量结果与CAE分析结果,如表3所示,内外侧伸长量较合适。零件顶面最大凹陷1.5mm,左右两侧回弹量1.3mm,与CAE分析结果相符合。


西宁市鑫泰型材拉弯有限公司

电话:13109769139,13997213991

地址:西宁市朝阳东路园六路闽宁市场西铁道东向南150米